您当前的位置:中国时代科技网资讯正文

我们给“复兴号”做体检

2017-09-08 21:16:11  阅读:7133+ 来源:新浪科技 作者:陈冲

  “90后”大学生班组成员在检修车底。

北京南动车运用所供图

  设计寿命提高,车体空间增大,按时速350公里试验运行,列车运行阻力下降7.5%以上,人均百公里能耗降低17%,车内噪声下降1到3分贝……作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,“复兴号”甫一问世,就成为举世瞩目的“高铁明星”。

  作为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,从设计、调试到运营、检修,“复兴号”凝结着无数人的智慧和汗水,其中包括许多普通科技人员。日前,记者探访了“复兴号”背后的一群“小人物”——北京铁路局北京南动车运用所的“90后”大学生班组,走近这些给“复兴号”做体检的“高铁医生”。

  现 场

  车顶车底甚至电茶炉,都要眼到手到

  7月13日22点,北京铁路局北京南动车运用所。室温高达45摄氏度。涂装着红色线条的中国标准动车组“复兴号”沿着轨道缓缓驶入检修线车道。

  一部对讲机,一支手电,一把标尺,带好了检修器具,刘玉冰就和同事们一起开始了紧张的工作。他所在的一级检修班组每个人都有编号和明确的分工:1号、2号负责车内设施、司机室设备、车载信息系统、车顶设备检查及相关性能试验;3号、4号负责车体、裙板、底板、转向架、钩缓连接、制动、车端连接等检查,2名辅助人员协助检查。“我们是团队作战,配合很重要,一个错也不能出。”刘玉冰介绍。

  “复兴号”CR400AF型动车组每运行6000公里或48小时,都要进行一次这样的“一级检修”。这对于保证列车安全稳定运行十分关键。

  按照一级检修流程,要先检查车内装置,查看车身两侧,随后是车底和车顶。“复兴号”有很多与“和谐号”不同的构造,对检修人员的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。尤其在制动试验操作中,某些项目要求操作精度精确到秒,稍微不注意就会导致试验无法通过,这在以往其他动车组的制动试验上是没出现过的。

  刘玉冰今天是3号,要进行车底检修作业。按照要求,检修人员必须对每一个螺丝、每一个轴承进行检查,“眼到手到”,亲手触碰确认。地沟里通风差,上方还有动车组设备散热,格外闷热,而车体距地沟底部又有一定的高度,想看清车底零件是否移位,他不得不双脚站在地沟两侧的水泥台阶上,仰起头来。额头上豆大的汗水一下子就滚进了眼睛,生疼。上上下下,这样的动作刘玉冰每天都要重复几十次。

  条件再艰苦,刘玉冰也会严格遵守检修流程。“地沟检查时,要以车底中心线为界,各自检查一侧设备,前后间隔不超过3米。中心线部位处需检查部件,3号、4号均需检查。”

  每天3个班组,50个人,要检修52组车,每组车标准的作业时间是4个小时。除了“复兴号”,刘玉冰和同事们每天还要承担多种型号动车组的检修任务,从车顶高压部件受电弓,到车底走行部的转向架,甚至车内的座椅、灯管、空调、电茶炉,都要眼到手到。管路连接是否松动?螺栓有没有破损?某些部位的检修还要做好相应的记录……车行万里,事无巨细,这群“90后”小伙子硬是练就了一身“绣花”功夫。

  从地沟里出来,刘玉冰浅蓝色的工作服被汗水浸成了深蓝色,眼镜上也结了一层雾,他擦了擦满是油污的手,笑着说:“我们有句话,叫‘晚7点到早8点,修车人想着坐车人多一点’。”

  讲 述

  马桶堵了就用手处理

  讲述人:任伟霞(北京动车段党委助理员)

  刘玉冰所在的一级检修车间“90后”大学生班组,是我们动车段人员配置的一个创举。他们综合素质过硬、成长快、扛得起担子,目前“复兴号”的一级检修就由这个班组来承担。

  这个班组的班组长叫韩朔风。虽然来这里工作只有4年的时间,他却已经是个经验丰富的“老班长”了。平时夜里的检修任务重,班组长必须做好周全的计划准备,首先要获悉动车组一级检修任务之外的普查项点和引继故障;其次要对检修作业人员做好统筹安排,卡控时间节点;此外,还要随时做好班组各岗位的后备支援。

  在检修项目中,更换雨刷器是件麻烦事。前挡风玻璃距地沟底部有三四米的高度,检修员必须系上安全带吊起来操作,十分辛苦。检修班组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:动车组雨刷器坏了,必须由班组长亲自上手维修更换。一天夜里,1号作业者突然发现动车组雨刷器折断。电台刚响,韩朔风一看计划,发现该车是一场联检车,库内检修的时间非常紧张。他立即跑到工具室,二话不说,系上安全带就爬了上去。更换雨刷器的过程非常辛苦,韩朔风个子又高,最后几乎把整个身体都“扔”在了光滑的车头上。车间潮湿闷热,动车组车体上又尽是雾水,等雨刷器换完了,韩朔风的衣服也已湿透……

  现在是空调故障的多发季,也是检修任务的重中之重。排除一个空调故障最少也得一个小时,如果判断不明,检修方案不准确,动车组占用股道将对后续动车组的检修作业造成更大压力。为保障动车组安全正点出库,班组成员认真学习那本比字典还厚的作业指导书,刻苦钻研工艺,空调检修技术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,保证了暑运期间旅客方便出行。

  动车组的卫生间检修又苦又累,最让人头疼。但就是这样的苦活累活,这些“90后”大学生也能顶上去——旅客随手扔的方便面叉子等杂物堵住马桶,管路狭窄,很多时候他们只能用手来处理。有一次,卫生间墙壁的管路发生了崩裂,小伙子们打开墙壁木板后,最后也是用手一点点把污水淘了出来。

  这个班组的成员大部分家在外地,家住河北邢台的焦腾飞就是其中之一。他的妻子是位护士,平日工作也很忙,孩子还不到一岁,焦腾飞经常是下了夜班,直奔车站回家,一觉醒来,又是直奔车站上班。两地奔波“双城生活”,却无怨无悔,他常说:“坐上回家的动车,经常一看见车身上喷涂着CRH380AL—2563的编号,我就很自豪,因为这车我修过!”

  对 话

  进来检修的几个小时,关系到旅客平安出行

  记者:跟“和谐号”动车组相比,检修“复兴号”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?

  韩朔风:其实跟“和谐号”比起来,检修“复兴号”作业量小了很多。举例来说,过去的CRH系列动车组有5动3拖、6动2拖等多种动拖比,动车检修相对繁琐,拖车检修相对简单,现在的“复兴号”中国标准动车组统一确定为4动4拖,总体的任务量就降下来了;过去的动车组底板上有上万个螺栓,作业量很大,现在“复兴号”采用了抽拉式的底板,暴露在外的螺栓很少;车体宽了,“和谐号”采用的站台补偿器就取消了,车门检修也方便多了;空调机组由底部移到了顶部,吸进去的灰尘就少了,等等。“复兴号”有很多这样的巧妙设计。

  陈刚:过去不同型号的动车组存在很多差异,不能实现互联互通,难以相互作为备用,也给检修带来很多问题。比如,检修维护零部件没有统型,备品备件品种多,检修维护复杂。动车组每天上线运营,我们每天都要检修,零部件损耗或坏掉,就要及时更换。从前,我们段配有多个车型,同一种零件就要准备多种型号,成本高,还占地方。但是对于“复兴号”来说,这些问题就不存在了。

  记者:检修“复兴号”的工作压力是否小了?

  王铁柱:事实上压力更大了。“复兴号”有一个检修特点,叫专人专修,就是由我们这个班组来做。虽然只有2个标准组的任务量,但因为是新车型,很多新问题过去都没有遇到过。铁路总公司虽然组织过专门针对“复兴号”检修任务的岗前培训,但感觉真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。能参与到“复兴号”的检修保障任务中来,大家都感到很光荣,无形中也给自己“加了点压”。

  记者:在检修线,几乎每天重复相同的工作感觉枯燥吗?

  李成磊:我们这个工作的一大特点就是重复性强,按部就班,但要精益求精,就得勤动脑、多动手。车和人一样,都得有个互相适应磨合的过程。比如新来的“复兴号”,我们就必须下一番功夫来摸透它的“脾气秉性”。车开进检修车间虽然只有几个小时,出去却得跑几千公里,关系到成千上万旅客的平安出行。每次想到这一点,我就觉得要想做好这份工作,还要在一遍遍的重复中摸索出“新门道”。

  记者:你们没有节假日,平时也是“黑白颠倒”,这样的工作节奏能适应吗?

  刘玉冰:不仅没有节假日,而且越到节假日,我们越忙。因为要保证运力,需要增加一些临客。春运的时候,一晚上就要检修80多组车,班组里不少人除夕都是在车间过的;平日里0点到3点一般是人睡眠质量最好的几个小时,但在我们车间,这却是最忙碌的时段,加班到中午也是常事。但是一路走来,大家没什么怨言。做一份工作就肩负一种责任,这几年,中国的高铁发展很快。作为一线职工,我们感到光荣,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。还是那句话,要把工作做好,就要“眼到手到”。

  (韩朔风、陈刚、王铁柱、李成磊、刘玉冰均为“90后”大学生班组成员)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